专业英文名: The Science of Law
专业代码:030101K
学科门类:法学(法学类)
一、培养目标
充分发挥北京林业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国家急需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使学生成为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具备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与人文素养,能够熟练地从事法律或相关工作或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
1.核心加课群方式。
坚持走正规化建设道路,严格遵守教育部高等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所核准的法学专业必设14门核心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设置多个学科课群。
2.实践创新教学方式。
设立模拟法庭,学生在此定期模拟庭审,举办法制小品比赛,邀请著名学者讲座,与合作单位进行各种合作活动及教学活动。
本专业开设法律诊所课程,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法律系高年级学生经过挑选进入诊所学习。通过办理真实案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研究型创新培养方式。
逐步推行研究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依托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依托学科
哲学、政治学
2.专业核心课程
法理学、中国宪法、刑法总论、民法总论、环境法总论、经济法、知识产权法
四、主要实践环节安排
1.模拟法庭教学实验:包括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法等实验教学,内容为模拟庭审,参与法庭辩论,编写法律文书等。
2.法律诊所课程:法律实务培训,咨询室接待,接案代理,参与诉讼,教师指导学生以课堂方式探讨案件解决方案。
3.教学实习:组织学生去法院实习或观摩,邀请实务人员进行个案分析,与学生座谈。
4.第二素质课堂:邀请知名法学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进行专题讲座。
5.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科研、法学实践,收集加工各种信息、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撰写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能力。
五、毕业生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学习与训练后,学生具有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宽广的法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现代法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从事现代法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管理、经济、人文等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六、学制
本科学制四年。
七、毕业与学位
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及相关要求,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合格,准予毕业。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174.5学分。其中必修课内讲课、必修课内研讨和专业选修共126学分。必修实践环节34.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19.8%。
达到授予学位条件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八、专业教学计划表
见附件